


最近无意中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发现中共情报员沈安娜的回忆录,便抽出来,饶有兴致地开始读。书中有些内容深深吸引了我,也解答了长久以来我的疑惑。 第十章有一节叫作“政协会上及时送出国民党的底牌”。根据沈安娜的回忆: 在政协会议开会期间,国民党政协委员为了准备白天和共产党政协委员在会议上舌战,每晚都要举行党团会。这是一种秘密的小型会议,当时除了孙科等八名政协委员,还有其他国民党要员参加,大约十人左右,谈的都是第二天将要讨论的话题。机要处长和速记科长对我一向十分倚重,指定我每天晚上单独去担任这一极为机密的党团会速记。孙科等人根据蒋介石定下的几条框框,策划如何对付共产党。他们商量在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改组政府等主要问题的讨论中,攻什么,守什么,谁唱红脸,谁唱白脸,如何讨价还价,最后由谁提出折中方案等等。 沈安娜夫妇及时将情报送出,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人当晚就能看到,及时知晓国民党方面的底牌。据沈安娜夫妇的上线吴克坚说,那时每天夜里周恩来都等着他们的情报,如果稍晚一点,就会问秘书材料送来没有。 之前读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非常佩服周恩来在政协会议期间展现出的极强应变能力和高超谈判技巧,作者在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这样的意思。现在看了沈安娜的回忆,才知道每次商谈之前,中共方面已经完全掌握对方的底牌,国民党代表当然处处落于下风。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对之前的政协会议产生那么大的反弹,也就可以理解了。 有意思的是,当时的中共领导层对蒋介石个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很感兴趣,“有关蒋介石对战争心境的动态情报,中央十分关注”。由于沈安娜担任国民党重要会议的速记员,距离主席台很近,能够直接观察到蒋介石的一言一行。根据她的回忆:1947年春天以来,蒋介石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步暴露出他内心十分急躁、焦虑,如张灵甫毙命,蒋介石强忍眼泪等情景,近在咫尺的我看得一清二楚,现场气氛十分真切。……1947年五六月,蒋介石多次在中央训练团作报告,我随从速记。说到张灵甫阵亡时,蒋介石眼圈泛红,表情十分哀伤,几乎流出泪来,大庭广众之下,只能强忍着,但是明显看出他的身体在颤抖。这种情景,我坐在离蒋介石几米处,看得清清楚楚,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蒋介石如此哀伤,说明这一仗打到了蒋介石的痛处。
1948年秋天,沈安娜奉命赶赴上海,向吴克坚口头秘密汇报。吴克坚说:
在这个时候,除了打仗方面的情况依然很重要,家里还非常关心他们的内部——党内和军内的矛盾,特别是他们的统帅近来的心态和情绪。 总的来说,失败和内讧使老头子的心态可用暴躁二字来形容。他大发脾气后,说话上气不接下气,手也哆哆嗦嗦直打颤。他丧气时,还当众哭过。他的爱将和嫡系陈诚、张灵甫等人是为他卖命的,可打不过我们,老吃败仗。老头子很伤心,却还要耐着性子在会上听人大骂陈诚。桂系头目白崇禧故意保存实力,不卖力,老报丧气消息,像是存心气老头子似的。 在第十二章,有专门一节回忆陈布雷之死。1948年11月11日,蒋介石主持召开临时中央政治会议,沈安娜担任速记。会上主战派、主和派吵得很厉害,主和的陈布雷在蒋介石耳边小声说了几句,遭到蒋介石严厉训斥:你脑筋衰弱得不够用了,怎么老是跟我唱对台戏,我说的话你竟要删去! 几天前,蒋介石在中常会联席会议上咬牙切齿地说过这样一句狠话:抗战八年,剿匪也要八年。我当时速记中是有这句话的。后来听说,陈布雷整理蒋介石这次讲话时,建议删去。蒋介石即对陈布雷大发脾气说,这句话是表示我破釜沉舟的决心,有敌无我,有我无敌,不能删去!蒋介石还叫侍从室的人到中央党部机要处核查速记员的记录原稿。我的速记原稿中自然有这句话。 在11日的会议上,蒋介石还对陈布雷说:书生误事,你该去休息了。之后陈布雷木然退出了会场。12日是国父诞辰,陈布雷因病未参加公开活动,13日早上秘书发现他已自杀。陈布雷自杀的时间在12日晚,临终前留下多封遗书,对自己后事的考虑周到缜密。 据在场的沈安娜观察,11日会上的蒋介石战意坚决、脾气暴躁。陈布雷的死因众说纷纭,但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应该就是11日临时中央政治会议上蒋介石的羞辱。如果不是考虑后事、撰写遗书需要时间,陈布雷很可能11日当天就自杀了。1941年6月5日,重庆发生了大隧道惨案。为了平息民愤,蒋介石命令中央党部秘书长吴铁城组织审查委员会,追究责任,公开审理此案。当时的重庆卫戍总司令兼防空司令是刘峙,为了保他过关,审查委员会组织了一次预审,由专人设计若干条记者或者群众可能提出的问题,再帮刘峙想出相应的回答。无奈这位刘总司令既不能装出痛苦难过的表情,也记不住别人帮他设计好的答案。在一旁担任速记的沈安娜心里充满了厌恶和憎恨,“还是二星上将呢,简直像头蠢猪”。
而在大隧道惨案发生的当天,中共秘密党员沈安娜家的楼上被炸了一个洞。 晚上下大雨,雨水从三楼房顶被炸开的洞口灌进来,地板上积满了雨水。我们住二楼,能听到楼上邻居哗哗的趟水声。天棚上到处滴水,无处容身。晚上,家里没有一处干的地方,我和眀之只好撑着一把油纸伞,抱着小孩缩在墙角里打瞌睡,等待天明。 此外,书中记录的勤勉善良的姐姐沈伊娜、坚贞不屈的大哥鲁自诚、被捕之后没有出卖同志的徐仲航,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读罢全书,我不禁想起了麦家在《暗算》中描写的一个片段,六名地下工作者在一辆救护车上召开了“红楼会议”。 散会前,我们为自己炽热的信念所驱使,大家围成一圈,伸出十二只虔诚的手叠在一起,齐声高喊:“国民党必败!共产党必胜!”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